今日精选:宝能的债务究竟有多大窟窿?资本大佬姚振华,玩不动了
作者:任尚坤
当年的“资本猎手”,驶入大片雷区。
八月初,深圳蛇口,上市公司南玻A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息。
(相关资料图)
三方主体分庭抗礼。原本由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提请的会议,遭到董事会否决,不得已之下,监事会紧急牵头,会议才如愿召开。会议内容只有两点,推选前海人寿总经理沈成方为南玻集团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免去“宝能系”成员王健的董事职务。
议案早先呈交两次,折戟。坚定的反对票来自宝能集团副总裁程细宝。这次,经54位参会股东、699位股东网络投票,议案通过。董事会格局,如今前海人寿与宝能分占5和3。
表面看,像一次倒戈。
作为名副其实的“宝能系”一分子,这还是那个姚振华曾赖以攻城略地的前海人寿吗?
宝能旗下钜盛华公司持有前海人寿51%股份。《财经天下周刊》报道,7月中旬,钜盛华组织了一场临时股东大会,免去沈成方前海人寿董事和总经理职务,但前海人寿称对此事并不知情。后经监管部门核查,钜盛华存在不当干预前海人寿经营的情况,姚振华也被约谈。
事情似乎在走向渐近失控的状态。
据年报,截至2021年底,钜盛华逾期超千万元有息债务列表中,至少有37家金融机构“踩雷”,逾期总额375.04亿元,报告期内全部未偿还。其中“踩雷”规模最大的三家信托机构为平安信托、中航信托和云南国际信托,数额为53.12亿元,49.04亿元、45.05亿元。
但这也仅是钜盛华2021年的数据情况。
截至2021年末,钜盛华有息负债823亿元,2022年内到期或回售金额为360亿元。
宝能集团为钜盛华第一大股东,持股67.04%,但所持股份近乎全部被质押。
作为宝能集团主要融资平台,钜盛华间接控制前海人寿、深业物流与深圳华利通投资公司,同时掌控南玻A、中炬高新,还有韶能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现在,南玻A如脱缰野马;中炬高新的二股东正逐步增持股份;韶能股份则已处在司法拍卖中。
一年前,姚振华内部讲话中即袒露了资金链危机。他当时向市场传递了“乐观”信号,明确将在2021年底前完成偿付,“会坚决兑付每一分钱”。 上述《财经天下》报道中,一位接近宝能的高层人士表示,姚振华不存在其他平台协助融资,失去对钜盛华控制是大概率的事。
很多年里,钜盛华都在持续给宝能输血,财务并不独立。
至2021年末,钜盛华及其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72.89亿元,其中为“宝能系”担保余额占比达86%。此外,钜盛华其他应收款有近900亿元。年报称,这些应收款是“关联方为满足日常经营所需而产生的临时拆借款,及公司与非关联方形成的往来款,考虑到宝能集团目前存在流动性紧张,相关往来款未来或较难回款”。
钜盛华本身已失去盈利能力。2021年,钜盛华盈利下滑241.61%,净亏损115.23亿元。
今年三月份,姚振华因涉合同纠纷案,被法院公告由于“下落不明”,向其送达了诉讼状等资料。向来低调的姚振华被送上了微博热搜榜。闹了场乌龙。姚老板没有跑。
当晚,鲜少在媒体露面的姚振华现身央视财经频道,公开回应“就是欠了银行点利息,很快能达成和解”。他补充强调,引起纠纷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物流项目,跟银行借贷也就7个亿。
7个亿。数字不高,但杀伤性有点大。地产和造车业务的诸多员工,已经有一年半没拿到工资、社保等收入。2021年初开始,宝能陆续大批量裁员,称经营困难,非恶意拖欠工资。
《财新》杂志报道,春节后,浙商银行有关人士曾前往深圳,希望宝能增加抵押物,原因是“在‘万宝之争’中借给宝能的钱,还有几十亿没还”。宝能的债务究竟有多大窟窿?
姚振华砸重金进入的地产与新能源车业务,均未列入钜盛华财务报表。《财新》文章中,有接近宝能的人士称,钜盛华有息负债与地产、新能源业务有息负债之和,“约在2000亿元”。
公开数据看,宝能资产负债率近90%,钜盛华80%以上。两年里,姚振华变卖各类资产,抵押土地、写字楼,而尚有较好流动性的也就剩进军资本市场时所持的上市公司股票了。
姚振华的发家经历和成名史,外界并不陌生。背靠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业务,钜盛华三次举牌万科,联合前海人寿买入万科近1/4股权,超过20年居于大股东位置的华润。
姚振华跟王石的博弈也成载入资本史册的经典案例。“野蛮人”三字不胫而走。
宝能系以62亿元自由资金,撬动杠杆资金262亿元。虽未能入主万科,姚振华也因万能险不合规而被罚保险业十年禁入,但其一进一撤揽走200亿元投资浮盈,仍为观者津津乐道。
不过,姚振华只是贪婪攫取资本的投机者吗?
对他而言,如何定义可能并不重要。游走商业世界,几十年积聚百亿元身家,姚振华应该很清楚自己走的路线。公众形象看,他常常是冷静思索状,少笑、威严,但也不失可亲近感。
2016年,姚振华意外出现在了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此前一天,宝能系提议万科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罢免王石、郁亮等全部董事的议案。舆论已是铺天盖地。
姚振华一个人阔步走进会场。有记者碰巧遇到,尾随,几次试探,没有得到任何信息。他笑着拍了拍记者肩膀说,“年轻人,我尊重你的努力,但我真的不能说。我们相互谅解一下。”
王石曾斥其“赌性太强”,“信用不够”。姚振华也在公众当中有“赌徒”之称。
只是赌徒往往是狂热,而非理性的,甚至很多时候,被个人欲望吞噬而麻痹了神经。但姚振华出手,往往是快而狠辣,更像综合盘面后的落子。他大概是有考虑过失败的,但那种计划、实施、掌控和博弈,并由此取得的结果,又带给他十足的吸引。
他的确一直在做赚钱的生意,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这大概也和他对风向和大势的关注有关。公开报道中,姚振华有每日看新闻联播的习惯。每逢有中央和地方发布政策,及领导讲话,他都会组织高管开会学习,谈改革与体会,“挖掘机遇”。
他下海初期的创业经历已不太广为提及。九十年代初,姚振华从民生和菜篮子工程起家。地处开放前沿的深圳,他吃到了政策与人口激增的红利。他转型做房地产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一来市场层面,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正在全国铺开,二是他借菜篮子工程拿到了两块地。
杠杆与房地产,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姚振华卖房的第一桶金,以170余万元撬动了几亿元的项目。这也让他对“金融”本身有了种路径依赖式的执迷。
那些年,银行在放债方面也比如今要慷慨些。
宝能前后涉及大行业不下10个。他曾在内部讲话中说,“金融是第一位,地产未来的作用可能更多就是加大资产估值。未来上市和融资的话,毕竟手里有土地储备,还有项目,有经营性自持物业,外界对企业资产规模估值有好处。这应该可算他的“资本观”,有钱,有业务。
这多少也有现实语境因素,很长一段时间,以传统住宅为主的地产业务,一度成为宝能的立身之本,但无论市占率、盈利能力,还是管理能力,宝能始终未跻身前列。
在大举进军万科声名鹊起后,姚振华开始转向实业。
他强势入股格力,让董明珠大为光火。难说他对于实体经济的真实心态,其后来讲述口径是金融的意义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只是他意识核心似乎并没有变,即资本可助力改造实体经济。
姚振华向地方政府打出的“产能融合”招牌,依然是地产方向。
但从专业角度,他赶不上王石,甚至也赶不上郁亮。地产业已如一潭冷水。
早在2004年,姚振华就布局了汽车板块。宝能近年进入新能源车领域,并不让人意外。外界质疑依然是相似的:到底是真造车,还是以造车之名行“圈地”之实?
资金枯竭,这个问题也就没了实质意义。
当年,姚振华心平气和地吃了王石的闭门羹。王石所崇尚的现代公司制管理,和姚振华强势霸道风格背道而驰。姚振华屡屡提及,他敬重万科、万达等资产组合模式。尽管他难以做到。
无论从外部延揽,还是内部提拔,姚振华用人思维并不受束缚,他可以选贤任能,予以高薪,但他注重实效,有事必躬亲的管控习惯,及由此传达的对个体及组织力量的漠然。
南玻A董事会曾一夜间土崩瓦解。万科也濒临险境。前海人寿三年换了三任总经理,且任职均不足一年。有业界传闻,“涉及3万元以上的款项都要姚振华亲自批复。”
八十年代末,双学位刚刚走俏。姚振华就读了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和食品工程两个专业。据校刊报道,他上学时即吃苦耐劳,多管齐下,“比别人多修30门课程,多一份毕业设计,多一份实习”。后来创业开会时,有宝能员工爆料,“他拿自己的手表举例,说自己有块天梭表,用了八九年了,不还是一样可以用。意思是何必要花十多万买块表”。秘书给他买了一双7000元的皮鞋,姚振华把秘书骂了一顿,鞋退了回去,换了双2000元的皮鞋。
姚振华是做事的人。至于公司管理,当属另一回事了。
市场最早意识到宝能可能出现风险,是从2021年初两兄弟分家开始的。
《财新》报道中,姚建辉称与大哥姚振华“经营理念不合”,前者拿走了宝能控股及两家上市企业的平台运作,还有传统地产板块,后者则继续负责陷在泥潭里的前海人寿、新能源车及产业地产业务。是兄弟阋墙,还是长于攻伐的姚振华给家族企业留的条后路呢?
事情仍在起变化。
要说不变的,是门口的讨债者,和果真做实业的砖块、泥土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