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焦点!高温干旱蔓延,富豪疯狂买田?粮食危机真要来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资料图】
同样是高温干旱引起的森林大火灾,澳大利亚能烧6个月,重庆只烧了8天。
8月26日,重庆山火的明火已被基本扑灭。这不仅有赖于消防战士们的艰苦奋战,也同高效的基层组织动员能力息息相关,啥意思?说白了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比如在刚开始挖隔离带的时候,一堆会修车、开挖掘机、使油锯的志愿者就站了出来,里面不光有本地孩子和外地朋友,甚至还有个在中国定居多年的老外——人家说了,我怎么能袖手旁观?
等到了往山上送人、送物资的时候,重庆的机车队伍又立马开始报名。别看大伙的车没有机车网红们秀出来的宝贝贵,但是运货的效率和气势就八个字——如履平地、一往无前。
最夸张的时候,军民甚至携手在火舌边缘拉出来一条“封锁线”。这不禁让人想到了那个洪水滔天的1998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唯一不变的是决心和力量。
不过在感动之余,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背后隐藏的气候危机。
今年,是重庆有气象监测以来最热的一年。不光40度的高温成了家常便饭,干旱更是如影随形,四川水电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0%,嘉陵江乃至长江都出现了一定几十年一遇的低水位 。
当然了,国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加速融化、北极圈内也出现了32.5摄氏度的高温;欧洲有一大堆河流和湖泊变得干涸见底,不光让一些二战沉船重见天日,甚至还露出来不少写有恐怖诅咒的石头。(戳链接阅读原文)
你想啊,河流一干涸、粮食就铁定要减产。假如干旱的程度都逼得船夫、农民们在石头上刻下各种各样的“国骂”,那可不就是要饿死一大片的大饥荒吗?
最让人感到害怕的是,这似乎仅仅是个开始。
根据英国气象局的一项最新研究,类似今年这样的恐怖高温,在未来的数十年间大概率会成为常态。从长远来看,到2100年中欧地区的夏季平均温度,将比工业时代之前高出4摄氏度以上。
听起来不多是吧?可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不可逆气温升高将打破大气内的各种平衡,并使火灾、干旱和山洪之类的自然灾害变得更加频繁。
到了这个地步,人或许还能靠科技熬一熬,可动植物的日子就惨了。
比如在32度以上的高温下,包括鸡鸭、猪牛羊在内的家禽和家畜都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心跳加快、采食量下降,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导致死亡率上升。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逼得实在没办法了,有些养殖场不得不在凌晨就开始投放饲料,并且提供富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此来降低牲畜和家禽脱水、猝死的风险。
比动物更敏感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全球气温每升高1度、主要粮食作物就会减产19.7%。假如这时候被太阳烤干的田里再燃起一把大火,那全年的收成基本就要泡汤了。
目前在德国,玉米、甜菜、土豆等作物的收成损失已高达50%,而由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的干旱缺水,欧盟未来的玉米产量或将减少1/6。
秋收的问题暂时无解,来年春耕的问题更大。
受天然气断供影响,欧洲能源价格及通胀指标一直居高不下,包括化肥、农药在内的下游也受到了冲击。据行业研究机构CRU Group估计,目前欧洲已损失了近半的氨生产能力和33%的氮肥产能。
从播种、施肥,到收割、运输,粮食生产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涨,叠加高温、干旱带来的夸张减产,2022年的粮食危机几乎是板上钉钉。
除了欧洲之外,美国的问题也不小。
其实从去年开始,美国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就拉响了干旱警报。在西南部高压脊的影响下,本该如期而至的西风和季风无法到达,最终掀起了一股席卷数州的高温和干旱。
这不仅让人和作物受灾,也让各处的森林逐渐燥热、稍有不慎便会燃起山火。最夸张的时候,美国全境有93处大规模山火在烧,过火面积超过10131平方公里。
好不容易熬到了2022年,这场历史性的高温仍然没有缓解的迹象。
按照预计,科罗拉多河将从明年1月起进入历史上首次第二级断水状态。毫不夸张地讲,该河流域内7个州及墨西哥生活了4000万人,他们的饮水、灌溉和发电都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告急。
而在更广阔的中西部大平原上,相当多的农场主已经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直以来,美国都以高效高产的集约化农业而著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其实是一种“能源转化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变成可供消费的农产品。
美国每年生产3亿多吨粮食,至少要消耗6-7000吨石油、4000万吨化肥,以及100万吨以上的各类农药,这点消耗对一个能源出口大国来说当然不在话下。
但在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面前,其高消耗、高耗能的弊端也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在高通胀的大背景下,农场主的负担也渐渐超过了临界值。
在受到干旱影响的州内,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已经停产,还有85%的牧场主不得不卖掉部分牛群、以此来降低居高不下的饲料消耗。
也许是为了减轻大家身上的压力,前几天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
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医疗、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税务执法等领域内花出去7500亿美元,以期在未来的十年内减少3000亿美元的政府预算赤字。
先不说在极其有限的投入下,这些“宏伟构想”能否真正实现;最起码在不解决能源、粮食和物资供给的情况下,哪怕花再多钱也没办法降低目前肆虐的通胀指标。
换句话说,未来全球粮食供应的压力一点都没减轻。
高温不可逆转、通胀居高不下,今年全球面临的粮食危机可能比过去还要严重。
就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联合国才刚刚发布了危机警告,表示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个预测的严重程度也在不断更新。
按照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分析,目前有5000万人(分布在45个国家)已经处于饥荒的边缘。此外,还有3.45亿人濒临饥饿(分布在80多个国家),这一数字比今年年初增加了25%。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人类应该携手共度难关。然而在这个尴尬的时间节点,却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 ,这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除此之外,部分富豪的选择也十分值得玩味。
比如在美国,以“裸捐”著称的比尔·盖茨就悄悄地购置了不少土地。等到大家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在19个州内购买了将近27万英亩的土地,这大概相当于全美农地面积的1%。
虽然他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持美国“耕地红线”、避免森林砍伐、帮助非洲应对气候问题,但这仍然掩盖不了大灾之年,富豪以慈善之名行“土地兼并”之实的地主思维。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目前美国有超过3.7亿平方公里的农田,其中2/3位农民所有、1/3为“地主”所持,其中有超过39%的地主自己并不参与农业生产,而是出租农田以收取地租。
生产资料被投资者占有,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渠道又被跨国资本及四大粮商所把持,一旦今夏的极端高温持续下去,继俄乌冲突后更夸张的粮食危机势必席卷全球。
万幸的是,国内一贯未雨绸缪的风格再一次立了大功。
就在前几天,咱们紧急安排了100亿资金以支持受灾地区,其中65亿用于水利抗旱、35亿用于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物资;与此同时,农业部也在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地,以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只要能保证秋粮如期丰收,我们最起码也能在粮食危机的冲击下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