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料】股价被低估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资料图)
最近大股东等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成为了点亮市场价值投资的火种。9月19日,菲尔格尔(603226.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至此,9月以来国内股市已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等进行增持;同时,中国化学(601117.SH)等17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股份公告。
通常而言,增持和回购,向市场传递出大股东和上市公司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并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如大股东增持被看作是对上市公司的一种增信行为;上市公司回购则更类似于向投资者发出一种保证保险凭证,其不仅是一种常用的市值管理工具,而且其一旦与员工股权激励挂钩,就会变成一种剩余索取权在上市公司内部的再分配,具有明显的内生激励特征。
当然,其成效的基本前提,一是信息不对称,即大股东和投资者认为自己比市场投资者更了解上市公司,二是国内资本市场属于弱有效市场,股价被低估的背后逻辑就是大股东和上市公司认为,至少现阶段市场对自身的股票有点“柠檬市场”化了,不认为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都被充分反映到股价上。
严格而言,这两大基本前提在市场逻辑上存在冲突:假设国内资本市场接近于弱有效市场,那么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存在低估,根本上源自信息披露不充分,上市公司未能通过信息披露真实显示其偏好,导致市场无法捕捉到有效定价信息,或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辞不达意,干扰了市场对其的有效定价。这意味着要提升股价、扭转被市场低估局面,需要强化完善信披质量,从而在市场实现公允定价。
大股东等增持也好,上市公司回购也罢,给市场传导的是一个“黑匣子”式价值判断,即简要地用购买来表达自身判断。但在避险情绪笼罩的市场,用购买来激发随从效应,其边际成本非常高,现实中很少有股价通过增持和回购得到支撑,因为激发随从交易的边际点是触发要约收购条款,因此希望通过增持和回购进行市值管理,最终可能需向交易所申请部分要约收购豁免权。
同时,增持和回购都是一种金融投资模式,但经济处于三重压力下,企业和居民部门倾向去杠杆,增持和回购可能会被解读为产业资本的退化和利诱式投机。
真正提振市场信心,则要提升上市公司的内生价值,及为任何可能风险做好风险缓释准备等。要提升上市公司内生价值,一是做好业绩,二是聚焦主业促进并购重组,前者属于内扩张,后者属于外扩张,两者都是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市场不景气时期,苦练内功、积蓄竞争优势是企业家周期作业的必修课,这一方面源自在经济景气周期,企业的信用扩张容易萝卜快了不洗泥,企业内部和行业间出现资源低效配置问题,另一方面经济进入收敛期,为企业以时间换空间的并购重组等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企业内生价值的提升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的不同操作,如同人的呼吸一样,一弛一张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资本市场往往在经济周期的左侧主要以并购重组为主,在经济周期的右侧主要以IPO为主。
市场运行逻辑和投资逻辑,从来不是市场传闻的巴菲特哲言,“市场恐慌时我贪婪,市场贪婪时我恐慌”,这是一种站在第三人称上以结果论架设的上帝视角。只有摒弃这种全能视角,资本市场才能真正脱胎换骨,上市公司只有将企业内生价值的提升作为其永恒的陀螺,投资者只有将真实显示其身风险偏好的表达作为投资逻辑,才是既真实又朴实的市场运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