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消息!海天味业:食品升级已迫在眉睫
今年8月初因为“海天官旗朋朋”的一则朋友而登上热搜的海天味业(603288),谁又能想到仅仅两个月之后再度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
“双标”事件的起因
国庆假期间,本以为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旅游、是消费,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网友贴上“海克斯科技”标签的海天味业,而起因却是一瓶出口国外的酱油。
(资料图)
近日多个抖音短视频账号爆料海天酱油在国内的产品含食品添加剂,而在日本售卖的海天酱油却零添加,质疑公司存在“双标”的行为。而海天味业回应称符合国家标准,随后“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话题迅速成为了全民讨论的事件,并成为各大平台热点话题。
而关注最多的就是国内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不同,加了添加剂的酱油是否更健康等问题,而按照网友所称,在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没有添加剂,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而在国内售卖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还有较多添加剂。
根据国内的海天产品的原料显示,多个产品中主要的添加剂为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其中前3种为增味剂,苯甲酸钠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三氯蔗糖则为甜味剂。
海天味业官方微博回应称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海天味业表示,“我们不仅有畅销多年的金标生抽、草菇老抽等经典产品,也有好吃不贵的0添加系列、有机酱油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偏好的创新产品”。
然而,海天味业的回应并未由此减少对网友对公司产品的不满,事件也随之发酵。而财闻网不完全统计发现,海天的产品近期在京东等官方电商平台也都是“零添加”的产品宣传,而公司相关的直播产品也都是以“零添加”为主。
食品升级已迫在眉睫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显示,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据了解,目前各类食品添加剂数量两千多种,用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防腐等。而在食品生产中,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到底行不行。如果不行,日本、欧美等国外市场的酱油为何是零添加。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
目前,众多食品企业对国内国际市场实行“双标”,而随着国内消费的转型升级,国内消费者对食品等消费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食品和其它产品的品质上已经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体达到了相同的水平。
食品问题就是民生问题。财闻网认为,食品企业应当快速升级产品品质,只有把所有的销售商品都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才能正在意义上成为行业领导者。
海天味业的“瓶颈”
公开资料显示,海天味业成立于2000年,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佛山古酱园(海天酱园)。1994年底,海天把原来单一的国有经济重组为职工个人出资和国家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由此海天味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并快速成长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的龙头老大。、
2014年,海天味业在上交所成功上市,2021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50.04亿元,同比增长9.71%,归母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均降至10%以内,这也是上市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业的经营业绩没有好转,实现营收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增长1.21%。虽然整体保持着增长态势,但是净利润增速却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目前,酱油、耗油、调味酱三大单品业务是公司主要业绩来源,其中酱油为主,不过近年来酱油的增长势头也逐渐减弱。2018年至2021年,酱油收入从102.36亿元增至141.88亿元,不过增速从15.85%降至8.78%。酱油的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50.55%降至2021年的42.91%,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近年,海天味业销售渠道也在作出变化,今年上半年,线上销售营收5.36亿元,同比增长113.30%,但和线下渠道营收的121.52亿元相比,线上营收的比重也仅占总营收比重的4.23%。然而,公司在加大线上渠道的投入后,营业成本也随之大幅增长,上半年增加134.71%,比营业收入的增速还要高,线上渠道开拓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