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报:三个月赚了过去10年利润,江西首富靠锂矿疯狂搂金
撰文 / 李逗
编辑 / 孙春芳
锂,以前是“工业味精”。但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大潮下,被誉为“白色石油”,这两年来价格一路飙升。那些坐拥锂矿的锂业巨头们,也在今年三季度迎来一次业绩大爆发。赣锋锂业的三季度利润再次突破了历史纪录,超过了上市10年的利润总和。
(资料图片)
全球正在掀起一场抢矿大战。
作为全球电动车行业老大的特斯拉,因为上游锂矿价格暴涨,导致其利润下降。为了不被上游原材料“卡脖子”,有着成本焦虑的马斯克,选择自己挖锂矿了。他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自行开采锂。尽管以往经验证明,这种从粘土中提取锂的方式既困难又昂贵,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生产出足够商业数量的锂。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锂”的重要性非比寻常,锂电池直接占据了车厂60%的成本。而在短短两年内,锂价迎来了一波逆天涨势,从2021年年初的不到5万元/吨,涨到了今年10月的54万元/吨,涨幅1000%。
提取锂的盐水池 图源:视觉中国
看着锂价的惊人上涨,很多人都开始眼红了。不仅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车企切入锂矿市场,连房地产企业宋都股份,都打算在疯狂的锂价中淘金。
论起挖锂矿的能力,赣锋锂业的老板李良彬算得上是这行的老师傅了。锂价被“吹”上天的2021年里,他以545亿元的身价荣登江西首富。在A股市场上,今年以来赣锋锂业的股价也经历波动起伏,在7月份时曾达到156元/股的股价高点。截至10月27日,赣锋锂业收报80.50元/股,总市值1624亿元。
不过,在这条“挖矿”的致富路上,李良彬的境遇也如同过山车般大起大落,惊险异常。
上游锂业卷起来了
10月14日,赣锋锂业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143亿元至15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5倍。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约70.46亿元-80.46亿元,不仅同比增长超5倍-6倍,也超过自2010年上市十年后的利润总和50.93亿元。
赣锋锂业,一家扎根于江西新余市的锂业龙头,于2010年叩开了深交所上市大门,成为国内锂业首家上市公司,并在2018年成为首家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的锂业公司。
虽然上市时间已有十二年之久,但由于锂行业过去长期是个小众行业,赣锋锂业的经营业绩也始终不温不火。2021年之前,这家公司营收还只是保持在50多亿元的水平,归母净利润在2019年也曾低至3.58亿元,此前甚至出现过负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火热起来以后,赣峰锂业的业绩才跟着水涨船高。不仅与特斯拉、德国宝马、大众等龙头车企的战略深入绑定,并在锂产品的价格暴涨下,真正吃到了产品红利。
赣锋锂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锂系列产品和锂电池系列产品两大板块,其中,锂系列产品是其收入支柱。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锂系列产品收入121.37亿元,占营收的84.03%,同比增长309.93%,毛利率高达68.37%。
图源:视觉中国
2022年,锂价的涨势开始一骑绝尘。从去年11月到现在,锂的价格飙升了将近一年,至今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10月20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达到了54.8万元/吨的历史新高。
这样的业绩,让不少新能源车厂红了眼。按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说法,一吨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只有3万~5万元,但现在却卖出了超十倍的价格。这也难怪车企老板们纷纷指责锂矿是“炒家的游戏”。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这两年越往上游,赚钱越多,卖车不如卖电池,卖电池不如卖锂。动力电池行业老大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为94.2亿元,虽说利润总额依旧超过了赣锋锂业,但综合毛利率19.3%、净利率10.23%却分别环比下滑了2.55%、1.74%。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赣锋锂业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5.12%增加到60.53%,净利率也从35.99%增加到50.89%。而同期,宁德时代毛利率则同比下跌8.58%至18.69%,净利率同比下跌3.52%至8.56%。
因此,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出于产业链安全和控制成本,也纷纷下场,进入产业链上游。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碳酸锂的价格现在应该是高点,继续上涨的概率不高。未来会逐步回落的。车企现在这个时间点去布局碳酸锂矿,并不明智,至少时间点不对。后面价格回落的时候,资产会缩水。”
疯狂的“挖锂”游戏
挖矿生意虽然看似火热,但不是每个“矿工”都能成为幸运儿。即使是赣锋锂业的李良彬,也是花了20多年,才等来了一季度利润超10年的好运气。
李良彬,江西人,1997年毕业于江西宜春学院化学系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锂盐厂科研所,担任锂盐产品的技术员。9年过去,技术员终于熬成了厂长,但他转头又拿着全家身当,下海创业去了。
促成他做出创业决定的,是锂业技术上的一次变革。1997年,SQM(智利化学矿业公司)开发出了卤水提锂技术,能够大幅降低提锂成本。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矿石中提炼方式,提炼成本更高。
据媒体报道称,李良彬曾在央视采访中回忆道:90年代初 SQM(智利化学矿业)开发了卤水提锂,彼时江西锂厂还是矿石提锂,前者开发成本低,后者开发成本很高。“所以SQM的产品一卖到中国来,导致行业厂家都无法生存。”
看到新机遇的李良斌,决定自己下海创业,但一开始就遭到了滑铁卢。原本由5个朋友一起合伙承包的河下金属锂厂,竞拍时只有李良斌一人竞价。最终,他决定赌一把,一个人背下了114万的债务,承包了整个锂厂,后将其更名为赣锋锂业。
而当时的锂厂,还只是一个烂摊子,经营上处于亏损状态。最初,李良彬把业务集中在基础金属锂产品的经营上,当时金属锂产品的投入低、利润高,1吨金属锂产品售价48万元,能赚20万元。依靠前期的业务经营,李良斌总算让这家企业转危为安。
2008年,锂资源一下变得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能,李良彬加快扩大生产规模,产能几乎翻番,产品库存量最高达到200吨。但好景不长。由于准入门槛并不高,很多厂商开始蜂拥入场。原本供不应求的锂产品,转而变成了产能过剩,赣锋锂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也跟着出现迅速下滑。
2008年下半年,赣锋锂业的销售收入从9月份的3600万元减少至1100万元,财务陷入流动性困境。企业生死攸关时,李良彬决定,大幅收缩原有产能,停止了老产品线基础金属锂的扩建,而把宝押到了电池级碳酸锂,这时的锂电池主要应用还是智能手机。
幸运的是,他赌对了。后来,拥有电池级碳酸锂的赣锋锂业,充分享受到了锂产品的红利,并在2010年成功叩开了深交所的上市大门。
拥有产品和市场,并不能让李良彬高枕无忧,赣锋锂业很快又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无矿寸步难行。上市之后的赣锋锂业开始大力布局上游矿资源。
譬如,2011年,公司香港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国际锂业9.9%股份,后者拥有阿根廷Mariana卤水矿采矿权;2014年,公司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和债转股等方式获得了爱尔兰Blackstair锂矿项目51%股权和阿根廷Mariana卤水矿项目80%股权;2015年,赣锋锂业又以1.75亿元收购澳大利亚锂矿公司RIM 25%的股权等等。
来源:赣锋锂业官网
2015年伊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之下,锂价跟着水涨船高,一路从4万元/吨涨到了2018年的18万元/吨,新一轮的扩大产能大潮随着来临。
2018年-2019年,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碳酸锂价格暴跌,行业开始出清产能,锂价也被打回到十年前,一些高成本矿山因此被迫退出这场豪赌。流动性的危机,再次发生在赣锋锂业身上。作为原材料的碳酸锂不吃香了。李良彬的思路转到下游产品加工上,开始推出氢氧化锂的新产品。
虽然碳酸锂价格在那几年一路下跌,但依靠氢氧化锂产品价格上升需求旺盛的对冲,赣锋锂业总算渡过了难关。
下一场战役
锂业疯狂,吸引大量玩家进入。吃尽锂价红利的赣锋锂业也没少布局。
最近两年来,它通过积极加码上游锂矿资源,提前锁定锂资源。据不完全统计,赣锋锂业已经收购了无锡新能锂业、国际锂业爱尔兰公司、美洲锂业近20家公司的股权。
而在2021年11月,赣锋锂业还和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上演了一场抢矿大戏,争相要买下加拿大一家锂业公司千禧锂业。最终,还是赣锋锂业抢到了手,旗下公司美洲锂业以4亿美元收购了千禧锂业所有流通股。
不过,有了矿并不意味着稳操胜券。虽说买矿可以稳定供应链,但一旦行业下行周期到来,买的矿也可能要砸在手里,而锂价格的高企也使风险不断累积。
李良彬对这个态势并不乐观。他在2022年的新年致辞中表示:“锂产品的周期性非常明显,有20万元的昨天,也可能有4万元的明天。”
锂电池上游材料的疯涨,也让不少业内人士调低了对2023年的增速预期。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速是放缓的,去年增长率是160%,今年上半年是120%。而锂的主要需求是由新能源汽车市场拉动的,再加上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坡,未来的增速也会越来越放缓。放缓以后,上游大量资金进入,锂金属的供需矛盾就会得到缓和。价格到明年也会逐渐稳定下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说道。
在李良彬看来,光靠在上游大力买矿,并不能真正的形成供应链优势。他曾表示,锂盐产能正在快速提升,估计产能释放高潮应该在2023年中期到来。
基于对行业的判断,李良斌还在尝试不断延长自身产业链。他从国内外获得的锂资源全部用于生产锂化合物,布局锂电池生产及回收业务,并瞄准了一条全新的电池道路——固态电池。
今年1月份,赣锋锂电年产10GWh的锂电池产线已经在江西新余投入运营。其中,首批固态电池已于1月份在50辆东风E70电动车上完成交付。而在最近的8月份,赣锋锂业又宣布拟以自有资金投资84亿元建设年产15GWh新型锂电池项目。
对于固态电池的研发和投产,不少人都抱有较高期待。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教授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现有的各种探索中,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就是固态锂电池。”
张翔也认为:“固态电池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技术路线之一。赣峰锂业布局固态电池,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策略,意在降低风险。现在布局固态电池的有很多,车企中像宝马、通用都做了布局,以后一旦技术突破,赣丰锂业也相当于跟随了行业的发展趋势,能迅速把它量产商业化。”
不过,以往也有不少企业声称要量产固态电池,但在面对真正的产业化和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难题上,都败下阵来。赣锋锂业的固态电池战役,又能否攻克难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