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舅夺权、夫妻反目,连锁快餐巨头“50亿家产”快败光了!

2022-11-14 08:10:10来源:东方资讯

因为这场内斗,真功夫在2009年时内部控制已然失效,真功夫董事会也处于瘫痪状态。但潘蔡两家的纷争还在继续,在2012年底,潘宇海得到了新外部股东的支持,但蔡达标的妹妹、曾有意让其接手真功夫的蔡春红代表蔡达标对全部议案都投了反对票,一如曾经潘宇海所为。但蔡家的败局,早已无力回天。

文 |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无言


(相关资料图)

曾经致力于做中餐界的“肯德基、麦当劳”的真功夫,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与连锁快餐品牌真功夫长达12年的商标纠纷案有了新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在官网上公开了对20件“真功夫”系列商标作出的无效宣告裁定。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李小龙和真功夫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事终于被证实了。只是,这迟到了逾12年的裁定背后,真功夫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评估价值数十亿,距离“中式快餐上市第一股”一步之遥的中式快餐第一品牌了。

而比商标更为糟心的,还要数那场震惊商界持续数年的家族内斗。

1.

/ 平分股权惹祸端,

真功夫“姓潘还是姓蔡”? /

真功夫的前身是一家妥妥的家族企业。

1994年,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经营五金店不利,转身投奔开小餐馆的妻弟潘宇海。

他们拿出压箱底的4万元加盟了当时小舅子开的“168甜品屋”,名字随之也改成了“168蒸品店”。

生意越做越红火,蔡达标萌生了借鉴麦当劳“中央厨房+标准菜品”的模式开中餐连锁店的想法。

1997年,“电脑程控蒸汽柜”研制成功。技术的进步为他的想法的实现提供了助力,以此为契机,同年“168”快餐店全部更名为“双种子”快餐店。

“双种子”的含义显而易见,大厨潘宇海加“智多星”蔡达标,生意自然蒸蒸日上。当时,两家人亲得如同一家人,他们约定由潘宇海担任双种子公司董事长和总裁,股权则是潘宇海占50%,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占另外的50%。

没成想,正是这个平分股权的决定,为日后铸成大错埋下了隐患。

2003年,蔡达标与潘宇海由于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不同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争执,最后在潘敏峰的调解下,俩人口头约定董事长的位置每5年一换,轮流做。

而后来备受争议的商标纠纷,正是始自蔡达标负责管理的2004年。

当时他花费了400万元找到营销大师叶茂中,请他为双种子策划品牌形象。现在我们熟知的“真功夫”也由此诞生。当时,商标设计者叶茂中曾经建议过蔡达标取得李小龙后人的授权后再使用,但遭到了蔡达标的拒绝。这一短视的想法,也让“商标暴雷”成为迟早的事。

2006年,“共苦”创业的蔡达标夫妇却没能“同甘”,两人离婚后妻子潘敏峰出让了其25%的股权。股权变更后,蔡达标和潘宇海各自持有50%的股权。

此时“双种子”转换而来的真功夫已经在全国开了100多家店,只是亲情不再,利益为上。

转眼间到2008年,又到了双方约定的更换董事长的时间。然而这一次,蔡达标却反悔了,他不想把大权让渡给和自己已然没有关系的前妻弟。为了实现独霸企业的野心,他在此前一年就已经开始了布局。

2007年,蔡达标表面假借为了让真功夫上市,开始在企业内部进行“去家族化”改革,引入外部资本,实则开始架空潘宇海。

蔡达标先是从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连锁企业挖来多名职业经理人,后又引入了今日资本和中山联动两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当时,两家私募机构给真功夫的估值高达50亿元,通过各投1.5亿元,两家私募各占3%的股权,至此,创始人潘宇海和蔡达标的股权被动稀释到47%。

表面看上去蔡达标的做法无可厚非,是“大公无私,一心求上市”,但实际上,这里暗藏玄机:

蔡达标在真功夫内部重要岗位安插了自己的亲戚:弟弟蔡亮标垄断了真功夫的电脑供应、大妹妹蔡春媚掌控了真功夫的采购业务、大妹夫李跃义垄断了全国门店的装修及厨具业务、小妹夫王志斌垄断了真功夫的家禽供应、而小妹妹蔡春红,更是直接被他提名成了下一任的真功夫董事长。

为了夺权,蔡达标打算以1亿的价格收购其中一家投资真功夫的私募——中山联动资本3%的股份。

不仅如此,蔡达标还在策划将真功夫的所有资产业务整合到真功夫旗下的8家子公司中,由蔡达标联合两家私募按股权比例设立新的公司,通过关联交易,从而让潘宇海和相关的潘家人彻底出局。

潘宇海的地位,岌岌可危。

算盘打得太响了,可能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不久后蔡达标就为自己的做法付出了代价。

2.

/ “二奶门”爆出

蔡达标锒铛入狱、大权重归小舅子 /

2010年,本来是蔡达标设想真功夫开1000家门店,准备上市融资的年份,但没成想,却成为了真功夫走下坡路的开端。

同年10月,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正式前往广东“维权”,当时据《南方日报》报道,国家商标局曾发出复函表示李小龙及其英文姓名开发利用的权利应当归其继承人所有。从那时起,媒体关于真功夫即将被起诉的消息就不断传出。

但实际上,当时的蔡达标和潘宇海谁都顾不上商标问题了。

2009年,真功夫旗下的一女服务员胡某带着私生子在公众面前公布了长达11年的私情并向蔡达标索要抚养费,蔡达标和潘敏峰离婚的真相终于摊开,蔡达标的“二奶门”事件由此爆发。

既然事情已经败露,潘敏峰索性也不再忍让,亲自揭露蔡达标外面还有“三奶”,并表示自己当初之所以把25%的股权让渡给蔡达标,只是为了争取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被蔡达标骗了。

这时候,潘宇海才醒悟过来,原来一切早有预谋。

本来的“5年之约”在2008年蔡达标并没有让位,反而假意另设新品牌“哈大师”交给他经营,后期又以“确保真功夫扩张”为借口断了投资。他自己不仅被取消委派公司管理人员的权利,看不到真功夫的经营数据,连新年贺信被强行删除,甚至后来连公司大门都进不来了……

明明是公司的创始人,却不知不觉中沦为了“局外人”。

更过分的是,蔡达标联合资本买下潘宇海的股权后,一头独大,竟然停掉了潘敏峰和潘宇海妻子在公司的工资和社保。是可忍孰不可忍,再老实的人也坐不住了。

潘氏姐弟开始了“绝地反击”:

潘敏峰一纸诉状起诉蔡达标重婚,想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25%的股权;潘宇海则因失去查账权将真功夫告上法庭。

说来也是极具戏剧性,真正让蔡达标锒铛入狱的不是他的滥情与无情,而是那藏在人性最深处的贪得无厌。

在潘宇海起诉后,法院引入了司法审计程序,这才发现蔡达标一直通过职位之便挪用公款。据统计,法庭认定蔡达标在2009年至2010年间,从真功夫公司或侵占、或挪用共3000多万元资金,这些举动,真功夫其他股东均毫不知情。

蔡达标明明拥有着真功夫近乎半数的股权,为什么还要突然瞒着其他人抽走这么一大笔钱?

审判记录显示,对于蔡达标的控诉开始时间便是2009年,而那一年正是蔡达标打算以1亿元人民币反向收购中山联动3%股份的时点。

作为印证,蔡达标辩护律师的诉讼代理意见中也表示:

“正是这样的个人欲望不加控制的膨胀,导致了蔡达标不惜用犯罪手段来大量的侵吞和挪用公司的资金,来收购中山联动股权,企图迫使潘宇海出卖股权、并最终将潘宇海赶出真功夫。”

2010年,蔡达标联合今日资本向潘宇海洽购股份,并预先支付了380万美元的预付款,但蔡达标未能等到这最后的成功。

2011年4月22日,蔡达标在厦门被捕,这场审判足足僵持了2年之久,2013年12月12日,广州天河区法院一审认定蔡达标职务侵占1515万,挪用资金1800万,数罪并罚,判其有期徒刑14年。而巧的是,那一天也是蔡达标和潘敏峰的女儿蔡慧亭的生日。

蔡达标入狱后,他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还得有人来收拾,潘宇海重新掌权真功夫。

只不过,喧闹过去,物是人非。

3.

/ 距IPO一步之遥、家庭反目,

都是“钱”之祸? /

眼瞅着上市无望,资本率先抛弃了“真功夫”:2012年底,今日资本也因真功夫内斗事件“元气大伤”,以1亿元的价格转手了真功夫3%的股权。

这也意味着,真功夫的品牌估值从2007年的50亿下滑到了2012年的33亿。

事后,今日资本的一位高管也忍不住唏嘘:

“我们伴随真功夫成长,一起经历风雨,对真功夫是很有感情的。后来真功夫出现两个创始人大股东之间的纷争,我们感到很难过”

“我们为双方友好相处所做的各种努力一再付诸东流”

也是因为这场内斗,真功夫在2009年时内部控制已然失效,真功夫董事会也处于瘫痪状态。但潘蔡两家的纷争还在继续,在2012年底,潘宇海得到了新外部股东的支持,但蔡达标的妹妹、曾有意让其接手真功夫的蔡春红代表蔡达标对全部议案都投了反对票,一如曾经潘宇海所为。但蔡家的败局,早已无力回天。

曾经的2004年-2006年,真功夫始终保持着年均55%的高速增长;而到了2015年,蔡达标持有的14%真功夫的股权仅仅以2.17亿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拍卖但无人接盘,这意味着真功夫的品牌估值至少降到了15亿元……

2016年,真功夫也曾想要在千头万绪中摆脱商标之困,采用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和logo,可新logo也未能摆脱侵权事实。

2019年,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正式起诉真功夫,除了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并连续90日在媒体版面澄清”外,还开出了2.1亿元的索赔。

如今,真功夫早已不是第一中式快餐,乡村基、老乡鸡纷纷如曾经蔡达标所盼望的:开一千家店,谋求上市,而真功夫离这目标却越来越远。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样一出“闹剧”中,没有人是胜利者。

蔡达标的女儿蔡慧亭因为爸爸的入狱与母亲潘敏峰反目,在微博为父亲不平。时间拉回到1991年,那时候21岁的蔡达标领回20岁的潘敏峰入家门,蔡母不喜欢潘敏峰,蔡达标信誓旦旦的表示“非此女不娶”。

当一切尘埃落地,潘敏峰曾经对媒体表示:

“我宁愿从未这么有钱过。”

标签: 中式快餐 锒铛入狱

上一篇:【世界速看料】刘畊宏回归淘宝,直播间粉丝超千万
下一篇:世界观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范围扩大至地方优质民营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