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视野】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中国央行提振经济
分析人士称,在美国最近一次温和加息后,中国目前面临着实施更强有力货币政策的机会之窗。分析人士呼吁抓住这次机会,在溢出压力减弱和通胀放缓的情况下提振经济。
美联储周四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25%-4.5%的目标区间,低于此前四次会议上每次75个基点的连续加息幅度,但仍将利率提升至15年来的最高水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人们担心经济全面衰退之际,美联储指出,美国通胀出现了“可喜的下降”,其点阵图预测(反映了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对未来利率的估计)表明,到2023年底,进一步但缓慢的加息可能会将基准利率提升至5-5.25%的范围。
我国许多投资银行已经变得更加乐观。中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加息周期可能在3月左右结束,利率将达到5%的峰值。招商证券则基于美国的财政负担,预计美国可能从明年第三季度开始降息。
它们表示,这为中国央行留下了采取大胆行动的空间,因为目前国家的首要任务已转向提振预期和重振经济活动。
不过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分歧使央行对今年放松货币操作持谨慎态度。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维持政策利率不变——价值6500亿元的一年期中期贷款利率保持在2.75%。
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但央行仍有可能在周二降低五年期贷款优惠利率,以支持房地产行业。更重要的是,如果美联储停止提高基准利率,明年2月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有更大的降息空间。”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已经部分缓解。11月初,人民币汇率跌至1美元兑7.2555元的14年低点。周四,中国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每日参考汇率设定在3个月高点6.9343元。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来源:SCMP
在本周做出任何利率决定之前,独立经济学家周二表示,中国央行“降息或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窗口现已打开”。
美国今年3月以来的紧缩措施(至今基准利率提高了425个基点)引发了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大规模资本外流。不过,随着疫情相关措施的放松,一些海外证券投资已经回归,过去一个月,通过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沪港通”机制流入的资金达到675亿元。
在最近几周政策大转变之前,11月的消费者通胀放缓至八个月低点,失业率升至六个月高点,零售销售额进一步下降。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表示,疲软的经济可能是中国央行降息的理由。“自去年11月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在下滑,人民币汇率已走强至1美元兑6.95左右的水平,适当降息的窗口已经出现。”
与此同时,许多分析师预计,在即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将设定在5%左右。
同样在上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可以采用降息以及对弱势家庭提供积极的财政支持来帮助提振经济。
中国央行今年已两次下调一年期贷款优惠利率,分别在1月和8月下调了10个基点。上月底,央行还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5个基点,向银行间市场注入了约5000亿元流动性。与抵押贷款利率挂钩的市场基准5年期贷款优惠利率已下调3次,累计下调35个基点,至4.3%。
最近几个月,国家的一些稳定措施已经开始生效,上个月,中长期企业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达到73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