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春节“特供”理财“货架冷清”,中短期开放式理财产品成热推主角
“春节理财”一直是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但记者走访发现,以往银行、理财公司会乘势推出的春节专属理财产品在净值化改造浪潮下变得难觅踪影,开放式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热推的主角。同时,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定存产品依然延续2022年以来的火爆。
(资料图)
春节“特供”理财“货架冷清”
“得先和您声明一下,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不是保本保息的。”近日,记者在海口国兴大道一家银行网点咨询理财产品,客户经理主动提醒道。
以往在岁末年初,银行都会有一些春节专属理财产品热推给市民,当前是否有呢?
1月16日,记者查询中国理财网发现,春节专属、新春专享理财产品合计有28只,其中在售的则仅有4只,分别归属于嘉兴银行、宁银理财、民生理财3家银行及理财公司。预售的春节“特供”理财也屈指可数,仅有7只,且发行机构均为河北银行、浙江禾城农商行等城农商行。剩余的17只则均为往年存续的春节专属、新春专享理财产品。
相比往年,今年的春节“特供”理财可谓是“货架冷清”,逐渐呈现出哑火的状态。
新发售理财产品鲜少“露头”的同时,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的银行网点也不再热衷推销春节“特供”理财。多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没有春节理财产品推出。另外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则明确表示,现在开门红没有“春节专享理财”,理财产品也不在热推之列。“现在已经不推保本保收益的春节专属理财产品了,和普通理财产品没什么区别。”
以往春节“特供”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会略高于一般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公司也热衷于发售相关产品进行“开门红”揽客。不过,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实施,理财产品进入净值化时代,春节“特供”理财产品变得愈发稀有。
根据北京商报记者此前的调查,早在2022年之时,就已有部分银行网点客户经理透露,没有春节“特供”理财产品发售。
中短期开放式理财产品成热推主角
那么当前,金融机构都力推哪些产品?记者咨询后梳理发现,主打产品有:一是中短期的开放式理财产品;二是“以避险为主”的保本类存款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推荐的春节理财产品中,中短期的开放式理财产品成为“主角”。
例如,晋商银行在新年理财攻略中就推介了包括“日日盈现金壹号A”“丰盈多利周周开”等8只开放式理财产品,产品评级为R1或R2中低风险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集中在2%-3%。长沙银行推荐的新年银行理财产品也多为开放式理财产品,包括“长盈一年定开4期”“长旺现金管理”等,业绩比较基准在2%-4%。从投资期限来看,两家银行推荐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偏中短期,多为三个月、半年或一年。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也发现,银行网点人员较为推荐开放式理财产品。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最近理财市场相对比较波动,目前该行没有春节专享理财产品推出,有一只30天持有的开放式理财产品比较推荐,持有期一过可以随时申赎,风险等级很低为R1,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2.9%。
保本类存款产品是银行主推的另一类产品。工商银行合肥某支行理财经理推荐了一款七天通知存款产品。据其介绍,存入20万元以下,年利率为1.1%,存入20万元以上,年利率为1.75%。“您可以根据资金需求自行设置到账时间,到期自动到账。如果未设置到账时间,想要支取时,提前7天通知银行即可,时间较为灵活。”该理财经理说。
谈及不少银行在春节期间热衷推销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原因,某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银行热衷在春节期间推销开放式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相比于封闭式产品,开放式产品在申购、赎回、资金适时到账方面都具有优势。
大额存单越来越难买了
与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冷清场面相反的是,2023年,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定存产品依然延续2022年以来的火爆。
2023年,徐先生有两笔定期存款到期,该如何配置这笔资金成了问题。
“以前一直买建设银行的大额存单,不过现在发现大额存单越来越难买,手机银行上买不到,利率也在下降,甚至不如之前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高。”徐先生告诉记者。考虑到基金的波动性较高,银行理财也不能“保本”,追求稳健收益的徐先生仍然看重大额存单。
打开手机银行APP,不少银行3年期起存、年化收益率超过3%的大额存单“一单难求”,点击后均显示“产品剩余额度不足”。
采访中,某大行北京地区支行网点业务人员告诉记者,该行大额存单利率目前最高为3.1%,3年起存,额度一直比较“紧俏”,也没有优惠政策。一些银行理财经理也表示,现在大额存单额度比较紧张,需要提前预约申购。在问及临近春节有何推荐的理财产品时,不少理财经理依然向记者推荐了存款类产品。
某股份行北京地区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该行普通的大额存单产品额度需要“抢”,到网点办理需要提前预约。不过,如果是从其他银行转账来的“新资金”,在购买大额存单时则无需预约,到网点办理即可,2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25%。“如果能接受3年封闭期,现在定存依然是不错的选择。”这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发行的大额存单,3年期平均利率为3.337%,5年期平均利率为3.635%,和2021年末相比分别下降22.4bp、42.4bp。2022年以来,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利率整体处于下行通道,为何依然受到消费者欢迎?
对此,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一方面,当前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影响,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或出现下滑;另一方面,股市震荡,理财产品经历多轮净值“下跌潮”,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存钱意愿上升,而大额存单相较普通存款利率高一些,因此更受青睐。
提前合理规划,别让资金站岗
理财产品净值化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此前理财市场也接连出现了“破净潮”“自购潮”“赎回潮”,在此背景下,春节或节日理财产品是否还值得购买?后续春节特供等节日理财的发行、销售趋势将会如何?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理财产品已经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今后节假日特供理财产品预计会逐渐减少,银行推销此类产品的难度也会比较大。春节前理财,要关注各类产品的起息点,除了存款类产品之外,其他投资理财产品一般在节假日期间无法购买或是不起息,投资者要提前做好理财规划,防止资金站岗。
对于春节期间资产配置的建议,银行理财师建议大体相同。首先,应该要预留出足够的流动性资金,用于家庭日常开支或应急,剩下的部分,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理财水平及经验,均衡地配置在不同产品之中。
“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购买固定收益类型,投资低波资产的中短期理财产品;如果追求较高收益,在当下市场节点,可适当投资含小部分权益的‘固收+’产品,增加整体投资收益;如果投资者追求长期稳定收益,建议配置终身寿险或年金险产品,以抵御未来利率下行和通货膨胀。”兴业银行海口分行私行中心主任朱本秀建议道。
不少理财师认为,把年末的储蓄最好分为要花的钱、保障的钱、增值的钱和保值的钱。
对此,朱本秀给出了详细建议。她分析称,“要花的钱”就是计算出近3到6个月的生活支出或紧急备用金,这部分资金建议投资现金管理类产品或短周期稳健型理财产品;“保障的钱”可分为人身保障、家庭保障、风险保障等,这部分资金建议投资对应的保险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重疾险、意外险、财产险、年金险、终身寿险等,需要根据投资者个人和家庭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增值的钱”就是投资组合中可有机会获得较高收益的资产,这部分资金建议投资权益的“固收+”产品或基金产品;“保值的钱”就是资产要相对安全,在投资组合中打底的那部分资产,这部分资金建议投资银行的定存产品、固定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及黄金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