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硕士辞职存100万到云南养老引热议,如何实现养老自由?
3月2日,“30岁硕士辞职存100万到云南养老”登上百度热搜,也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养老自由”的热议。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人们在关注品质养老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早日实现“养老自由”。
那么,如何实现自由的养老,需要多少钱,还差多少钱?又如何通过理财工具实现养老目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此,《花老师财商课》主理人李华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绝对标准的答案。养老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人而异。不能简单粗暴地给出一个时间点,养老的钱不在多,在于年年有余。‘养老自由’靠的不是一时激情,而是细水长流。”
“养老自由”要细水长流
一位UP主在哔哩哔哩上发布多个视频,分享了他在辞职以后的养老生活。这位UP主声称已经存了100万,并辞职到云南养老,对于这100万,该UP主还进行了资产配置,包括84万用于购买年利率为3.5%的储蓄,这样每个月可以得到2450元的固定利息;10万元用于短期理财,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剩余的6万元做高风险投资,用于博取高回报。
(b站视频截图)
众多评论者在羡慕之余,也提出一些疑问,诸如100万是否能够实现“养老自由”,如何进行养老资产规划等。
事实上,“存多少钱才能体面养老”也是近两年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答案见仁见智。
“是从30岁开始攒钱,还是从40岁开始;需要攒下的养老金,是100万还是200万,抑或1000万还是2000万这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每年想花100万,就有这100万让你花。”李华认为,“养老自由”靠的不是一时激情,而是细水长流。
当然,确实有一个指标来衡量未来养老生活的质量,即“养老金替代率”。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比如,退休前的月收入为2万,退休后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1万,那么养老金替代率就是50%。
养老金替代率越高,代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则代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可能会出现下滑。世界银行建议,养老金替代率在70%~80%才能基本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
而从目前数据来看,2021年社保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仅有43.6%。也就是说,仅靠社保养老金还不够,这也是为什么作为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普遍关注。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超过2400万户;银行保险机构正在有序推出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可供参加人投资购买的金融产品。
李华也建议,可以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拿出一部分钱,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挑选符合国家规定的专属养老产品,如养老存款、养老理财产品、养老基金、养老保险等个人养老产品,一站式满足养老投资需求。
养老组合要动态调整
另外,这位UP主已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去构建他的养老资金组合,做到了养老规划的第一步:让养老现金流细水长流。比如,他已经算清楚了自己辞职后支出多少钱,入账多少钱,保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初步满足了养老需求。
“但是,要想继续夯实养老储备,就要做好养老规划第二步:让退休资金缺口不再有。”李华说,这种规划只能静态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一旦储蓄利率下行,通胀上升,在现金流减少、花费增加的双重夹击下,可能会面临资产缩水等情况。
“用来养老的资金,要随着年龄、市场等变化因素,动态调整,只有如此,才不怕退休金缩水,不让退休质量降级。”李华说。
她建议,首先要做好养老规划工具的选择。养老资金的规划组合中需要包含以下四种工具方法。第一类工具是医疗保险和重疾保险等保障类保险,第二类工具是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等具备储蓄属性的保险,第三类工具是类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第四类是应用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去构建养老资金组合。
再来是养老储备和需求的选择,如果资金量较为有限,可以按照以上的先后顺序进行配置,先配置保险后投资,先覆盖风险,再锦上添花;如果资金量较多,就必须要进行资产配置规划,才有可能避免资产的缩水或巨幅波动;如果是刚刚进入养老阶段,也仍然可以在市场上寻找到一些适合的医疗保险和年金保险,覆盖未来一段时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