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码头”平台恶意扣款被扣299元 快捷通支付麻烦缠身
一面被多位用户质疑为恶意扣款平台提供支付通道,一面又因商户管理违规等被央行重罚,背靠海尔的快捷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捷通支付”)近期麻烦缠身。
5月23日,来自江苏的读者李明(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此前其在一家名为上海造艺网络技术运营的“银码头”平台寻求贷款,仅填写手机号等资料、绑定银行卡后,输入绑卡验证码就被扣走了299元,交易场所显示为“快捷通-上海造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摘要显示为“消费”。
“我什么都没消费,当时只是想贷款,并不知道一输入验证码就会被扣钱,平台也没有提醒我,”李明说道,当时绑卡、注册手机号后就被强制扣款,理由为购买个人风险评估报告。这个事情是在2019年底发生,但截至目前也未收到平台退款,至今这个名为“银码头”的平台已经无法打开。
对于李明所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通过天眼查披露的造艺技术联系方式进行采访,但多次拨打电话均无法接通,另外发送的采访函也未有回应。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从黑猫投诉处了解到,类似李明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目前已有上千个关于“上海造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贷款不成且恶意扣款的案例。其中,还有一用户反映,通过一个推荐链接,下载了造艺技术旗下名为“普惠有借”的App,App上显示放款需经过“个人风险等级评估”,本以为只是借贷前的常规审核,结果填写个人信息、绑定银行卡、点击“立即评估”、被默认勾选《评估服务协议》后,就被扣了299元的分期费用。
“问题是全程没有明显说明需要收费,但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莫名其妙地说我有299块钱的分期费用,收费方为‘快捷通-上海造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该用户质疑道,“消费者有知情权,如果需要收费,应明确标识,但我发现有很多类似的用户也被这个App套路了,这是不是涉嫌欺诈?支付方有没有责任?”
对于多位用户反映的恶意扣款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向造艺技术、快捷通支付多方采访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对于这类恶意扣款行为,一金融行业资深律师指出,未经提示强制扣取用户费用,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倘若既无放贷资质也无放贷意图,扣除用户费用涉嫌构成诈骗等刑事犯罪;而作为支付机构,则涉嫌为非法业务提供支付通道,一旦查实或将面临行政处罚。
业务风波背后,难掩机构合规隐忧。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被质疑为恶意扣款提供支付通道外,就在5月20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披露,因违反支付清算管理相关规定、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快捷通支付被央行予以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43.25万元,处罚款808万元。除了机构被罚外,还有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罚。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日前快捷通支付违规被处罚851万元在今年以来算是比较高的处罚金额,并且对相关负责人一并处罚,实行了“双罚制”,显示出了快捷通支付违规问题的严重性。
官网信息显示,快捷通支付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册资金1.8亿元,于2013年7月获得支付牌照,牌照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2018年7月,快捷通支付成功续展,资质有效期截至2023年7月5日。另据天眼查,快捷通支付的法人为张磊,公司由浙江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网络”)100%持股,通过股权穿透显示,快捷通支付的实控人为海尔集团公司,总股权比例约51.2%。
于百程指出,快捷通支付背靠海尔集团,已承接海尔旗下多个企业及平台的相关服务,实际上具有生态协同优势。不过,在业务合规上存在问题或风险,被监管处罚,反过来对于集团品牌和业务也会形成连锁影响,在稳健与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深挖场景并扩展到数字化综合服务,是快捷通支付比较合理的发展方向。(记者 刘四红)